**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着力重点。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经济工作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专题调研:阳新县的经验**
为调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果,财联社与《科创板日报》联合推出“新质生产力专题调研”栏目。本期聚焦县域经济发展样本——湖北阳新县。
阳新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拥有100余万人口,自古以肥沃的土壤和湖泊资源著称,是传统的鱼米之乡。
近年来,阳新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县为契机,统筹科技创新,打造“创新活力之县”,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从制造大县向工业强县、从山区县城向科技强县的转型跨越。
**深挖科创潜力:打造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阳新县大力推进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精深化、营销品牌化,建设了军垦农产品加工物流园等特色园区。目前,园区拥有2个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6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打造农业区域优势品牌**
阳新鼓励龙头企业开发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培育名牌产品,创建“阳字号”农业知名品牌。目前,阳新县已获得湖北省农博会金奖农产品10个以上,农业“二品一标”品牌42个,其中“阳新湖蒿”“阳新屯鸟”“阳新柑桔”“阳新野菊花”等入选国家级地理标志品牌。
**推动“五个一”产业全链条发展**
阳新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制定支持政策,每年投入3000万元支持重点农业产业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每一条产业链由一名县领导领衔、一个牵头单位负责、一个工作专班推进、一个专家团队指导,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发展。
近年来,阳新深化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阳新屯鸟》《阳新屯鸟健康养殖技术规程》等标准,创新推广养殖新模式。阳新成立了屯鸟原种基地,建设了屯鸟保种场,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湖北省禽蛋产业技术体系阳新试验站也在此建立,并建设了集保种、育雏、孵化为一体的标准化养殖场。阳新还建设了屯鸟产业园,建立了25个扩繁群养殖基地,开发了屯鸟汤、卤屯鸟、屯鸟皮蛋等系列产品,做强了屯鸟精深加工产业。阳新着力打造屯鸟区域性公共品牌,组建了屯鸟产业协会,并成功举办了首届阳新屯鸟汤节。
目前,阳新每年向社会提供600万只阳新屯鸟苗,屯鸟销售遍布大半个中国。
阳新湖蒿的种植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十亿镇亿元村”的目标。阳新创新推广了“阳新湖蒿留根再生”栽培方法,实现了“早中晚”三熟湖蒿错峰上市。阳新还推广了太阳能风力捕虫器、生物农药等绿色种植技术,推动“富河春潮”湖蒿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阳新建立了湖蒿研究院、专家工作站,推动产学研合作,开发了干湖蒿、湖蒿酱等产品,实现了湖蒿的“吃干榨尽”。阳新还建立了湖蒿电商运营中心、产业科普馆,延伸了产业链条,并创新推出了“湖蒿贷”,强化了产业发展金融支撑。
作为全国三大湖蒿生产基地之一,宝塔村2023年湖蒿产值突破1.5亿元,并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阳新柑桔种植也结出了“致富果”。阳新是全国柑桔生产基地之一,全县爱媛28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阳新强化柑橘产业创新,推动“阳新柑桔”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阳新先后创建了湖北省阳新县杂柑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打造了柑橘标准设施化种植基地、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并开发推广了智慧种植、绿色种植和精细化水肥管理等技术。阳新还成立了柑橘协会,制定了“阳新柑桔”生产标准,推动柑桔生产“标准化”。阳新建立了柑橘分拣中心,引进了自动化分拣线,并成立了柑橘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了柑橘产业研学实验基地。阳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奖柑橘领域的发明专利、标准、商标、品牌。阳新建成了柑桔现代农业产业园、军垦杂柑强镇、荆头山特色柑橘小镇,并举办了首届阳新柑桔节,推动了农旅融合发展。
目前,全县柑橘农产品地理标志“阳新柑桔”1个、企业品牌23个、绿色食品品牌4个。“阳新柑桔”连续两年获得武汉农博会“金奖农产品”。
阳新积极融入武汉都市圈,打造武汉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基地。阳新加快科技同兴,实现从“技术卡脖子”到“填补空白”的转变。阳新支持企业在武汉建立“科创飞地”,推动11家企业入驻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阳新科技合作基地”。阳新建成了10家省级创新平台,引导龙头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原料药五成以上产品实现出口创汇。阳新现有专利580多项,多项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阳新强化产业协同,聚焦“生”“材”两大产业强链延链。
阳新县依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优势产业资源,打造生物医药“研发+原料药+制剂+物流销售”全产业链条,聚集产业链主企业5家,高企39家、科小135家。引进华新(阳新)亿吨机制砂石项目,通过强链延链,形成功能性无机材料、新型水泥—功能性涂覆料等六条新材料产业链。
阳新县推动产业升级,立足“传统生产”打造“智慧示范”。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产能,扩大先进产能,实施智能制造升级工程。
阳新县提升传统建材产业,扩展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建筑材料链条,建成全国“智慧”建材产业生产基地;以“互联网+”创新手段打造智慧医疗应用成果,建成阳新智慧健康产业园。
例如,国家火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特色产业基地,集聚了以远大生科、远大生物、武汉武药、远大富驰为龙头的一批优势企业,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百亿进发。
龙头企业引领技术攻关。阳新县推动远大生科、武汉武药等企业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先后承担省级以上项目13项,其中国家级2项。
远大生物独立开发的酶法胱氨酸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的技术垄断,填补了我国高端氨基酸产业链的空白,成为世界上第二家能工业化生产非动物来源的半胱氨酸企业。在绿色生产方面,远大生物研发的酶法工艺、发酵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技术,远大生科研发的牛磺酸羟化液除杂质技术、含氨盐处理技术,远大富驰研发的硝基甲烷废气综合治理等技术,有效解决了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环境污染问题。
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集聚。阳新县依托远大生科,打造全球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2023年,招引远大医药投资110亿元建设精品示范超级工厂,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00亿元。
阳新县依托朗天药业,推动朗天总部经济和产业孵化项目落地,建设“产学研用”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和智能化生产基地,打造国内最大的呼吸疾病吸入制剂生产基地。
阳新县推进阳新医药健康总部经济示范园建设,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化工原料一医药中间体一原料药—化学制剂较为完整、上下游互动频繁的产业链条。
目前,阳新医药健康产业基地入选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成为鄂东南地区最大的医药化工产业聚集区。
阳新县链接创新资源护航科创,出台科技政策出实招。阳新县出台史上最大力度科技政策《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阳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重奖创新主体,支持高企培育,对首次认定为高企的规上企业,给予60万元奖励,对不同认定资质的高企给予相应奖励。重奖创新平台,对备案为省级、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力推成果转化,对参加国家、省“揭榜挂帅”形式产生的项目,分别按实际研发投入的10%、5%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
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对县内科技型企业及“专精特新”类企业,以“知识产权、专利”作为抵押的,给予50%担保费补贴。
拓宽路径,搭建平台促实干。
每年发布《重点科创平台项目建设清单》,重点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推动武汉武药制药联合湖北大学共建小分子原料药精准制造省级重点实验室,围绕三大研究方向开展研究,打造创新源;与湖北师范大学共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科研能力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果转化推广等服务支撑;推进建设阳新县科创中心,总投资近3亿元,重點建设10个科创平台;加快建设阳新县特色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阳新县生命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
精准发力,人才招引见实效。
强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管理。
引才方面,对企业引进的高科技领军人才等给予最高20万元补助;对柔性引进人才参与项目给予最高30万元补助;探索事业编制企业用机制。
育才方面,支持企业打造创新创业团队,省级创新创业战略团队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经费支持;省级科技创新团队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留才方面,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进阳新人才创新创业超市提档升级,建设阳新人才驿站,发放“东楚英才卡”,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用才方面,聚焦企业需求,实行企校人才共享;主动对接武汉(黄石)离岸科创园,通过“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机制,引导人才领衔重大项目。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和网友发布,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jmbhsh.com/xingyeremen/7329.html